胡玫太看重“意识形态”而忽略了市场,如果这种题材真能卖钱,那么好莱坞为何不拍苏格拉底与柏拉图,却一味追逐金戈铁马的战场屠夫?《孔子》便是如教科书般温吞而无味,题材亦是垂垂老矣,反凸显了《阿凡达》的强大。这场实力悬殊的较量,结局自然是粉身碎骨。
--出自影片《孔子》
《苏乞儿》折腾了18分钟的3D便号称“全球首部3D特效武侠片”。还有那来自火星的女编剧,让该片无论结构的支离破碎、节奏的前后失衡,还是整体的脱节失控都让人无法忍受。毕竟这么雷人的故事,真不是一般人写的出来的。
--出自影片《苏乞儿》
每逢贺岁档,都有大批的电影人妄图捞一把过年的银子,为此不惜极尽恶搞谄媚的底线,似乎电影越烂就越有人看。但这次热脸贴到冷屁股上了。《财神到》的票房与片名相差甚远,不到200万,还不够打发谭校长的工钱。
--出自影片《财神到》
王晶这次恶搞了斯瓦辛格的经典电影,又外加了章鱼博士的机械手臂,打算玩一场兴致淋漓的科幻,却不知这些玩意在好莱坞电影面前如同泡沫塑料一样糟烂。在我们看惯了《变形金刚》后,这样的山寨金属只能让人嗤之以鼻。而年近半百的刘德华接拍这电影只能说是自毁形象。
--出自影片《未来警察》
如果说《风声》是一部疯狂肆虐的SM小说,那么《东风雨》就是一首优雅的散文诗,绮丽奢华的布景,荡气回肠的音乐,彰显浓郁的国际化倾向。剧情千回百转之余,又融入了太多的浪漫写意,其复杂和大气让某些知识分子YY的同时,也在无形的隔离着观众,这背离了商业电影的核心宗旨。
--出自影片《东风雨》
郭德纲在舞台是王者,到了剧组就是纯粹的外行,把一部电影当相声来做,跟拿二人转忽悠民众一样的不道德,更何况此君硬充江南四大才子之唐伯虎,笑料未行已经雷倒了万众。《三笑》可谓烂片之经典教材,拍法陈旧,剪辑混乱,表演失控……不晓得是糟蹋相声艺术还是侮辱电影艺术。
--出自影片《三笑之才子佳人》
汤唯的解禁,让众多男人欢呼,却不见得会是票房的支持者,片方显然对她寄望过高,所以才败得一塌糊涂。要知道汤唯脱了衣服是救世主,穿回去只是平凡女子,左右票房终究是成本和卡司的问题,《月满轩尼诗》只能算是港式小调,不瘟不火,节奏散乱,除了些许场景浪漫撩人,竟再也没有动人时分。
--出自影片《月满轩尼诗》
本片是中国首部精神病题材电影,虽有张静初、陈晓东的加盟,可票房并不见好,难道是因为芙蓉姐姐参演的缘故?其实不然,虽然芙蓉JJ在现实中比较疯狂,可她在电影里却是最正常的一个人,且角色演绎非常到位。不过导演本人本来就对票房不抱大期望,只说呈现给观众就是最大的荣誉,那我们就成全您的荣誉。
--出自影片《A面B面》
刘镇伟执导,阿娇、方力申、冯德伦、黄圣依、田亮等众多偶像剧合演,冯德伦甚至牺牲形象演人妖,且该片又被称为“阿娇复出之作”这么多的噱头,票房却表现平平。想起刘镇伟的《越光宝盒》《机器侠》,不得不感叹“无厘头已死”。
--出自影片《出水芙蓉》
商业电影拍文艺片需要冒巨大风险,《如梦》有大牌明星加盟,在宣传时用的口号是“宅男春梦,玉女迷情”。听上去很情色、很商业,但其实影片却很清纯、很非主流。既然定性为文艺片,惨不忍睹的票房也不能怨天尤人了。
--出自影片《如梦》